核四問題的爭議在台灣仍然進行中,核能發電、燃煤發電所衍伸的空汙、核安和核廢料儲存問題短期內看起來還難以找到平衡點。小編發現有很多人對台電的電力供應資訊相當缺乏,讓有心人趁機製造假消息引起社會紛爭,因此整理這篇文章做筆記,順便也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些資訊 ^^

各種發電機組發電量

台電的發電機組和電力供應方式相當多元,依台電的分類可區分為 12 種,包含:核能、燃煤、汽電共生、民營-燃煤、燃氣、民營-燃氣、燃油、輕油、水力、風力、太陽能、抽蓄等發電方式。

每一個發電機組可以提供的發電量稱為「裝置容量」,小編統整 2019 年 3 月的所有發電量統整如下表:

裝置容量(單位 MW) 容量佔比發電狀況
(2019-03-04 18:40)
使用比例
核能450810.13%386085.63%
燃煤1000022.46%7513.175.13%
汽電共生623.21.40%739118.58%
民營-燃煤3097.16.96%1766.757.04%
燃氣11363.725.53%6444.956.71%
民營-燃氣461010.36%4781103.71%
燃油20004.49%101250.60%
輕油572.11.29%9316.26%
水力2091.54.70%435.320.81%
風力701.81.58%168.524.01%
太陽能2347.55.27%0.10.00%
抽蓄26025.84%597.122.95%
合計44516.9

從上表可以得知,當所有電廠都是滿載發電時,各種發電機組所能供應的比例為:核能 10.13%,燃煤 22.46%,燃氣發電 25.53% …. 依此類推。

實際發電量依不同狀況調整

不過實務上因為空汙環保限制降載、檢修時會停機、故障跳電、環保升級…等等因素影響,不見得所有的電廠都會滿載發電,不同區域之間也可能有互相調配的狀況,因此實際上供電比例就會和裝置的供電能力有所不同。

例如小編寫這篇文章時,核能發電 3860.5MW (佔14.084%),燃煤發電 7513.1MW (佔27.409%),燃氣6444.9MW (佔 23.512%),在 1/25 全台空汙嚴重時,燃煤發電降到 6574MW,發電比例下降到 24.1%,核能發電則提高到 14.13%。

image

▲2019-03-04 18:40 台電發電狀況

核電可能取代燃煤發電嗎?

即便核四兩個機組 (2700MW) 加入供電,在滿載的情況下最多可以增加約 9% 的發電量 (不考量核一停役),換算約台中火力電廠 5 個發電機組的發電量,但面對越來越高的用電需求,加上因為地理因素限制,可設立核電廠的處所有限,不大可能再繼續蓋核五六七八電廠,勢必要和燃煤、燃氣電廠和平共處,或積極尋找更多的替代能源。

那綠能呢?

目前台電擁有的綠能發電來源有水力、風力、太陽能、抽蓄等四種方式,其中又以太陽能、抽蓄、水力發電為主。下圖是 2019/3/4 的用電狀況,可以觀察到目前台電是以核能、燃煤、燃氣做為基載電力來源。

而在綠能方面,從上午 8 點左右開始,太陽能甚至提供了 3~6% 的發電量,因此小編認為太陽能發電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,在日間用電尖峰時刻減少火力電廠的排放。

至於晚上因為沒有太陽能,燃氣、燃煤發電是比較能機動調整的發電方式,但燃氣發電成本高,這兩者之間的搭配就由台電來考量了。

image

以上是小編自己做的一些整理,也和大家分享 ^^

留下您的想法吧...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